實驗室純水的分級grading of lab water
Ⅲ級純水:Ⅲ級純水的物理純度一般為小于50uS/cm,單蒸水、雙蒸水、普通去離子水和反滲透水都屬于此級別。它一般由自來水純化制備而成。Ⅲ級純水的主要用途是清洗瓶皿,高壓消毒裝置用水,高壓消毒裝置用水,人工環(huán)境室用水廈超純水儀進水等。
Ⅱ級純水:Ⅱ級純水是一個模糊的范圍,常用5-15M-cm表示。但Ⅱ級純水不嚴格限于此范圍內,可以將1-17M-cm范圍均認為是Ⅱ級純水。Ⅱ級純水一般是將Ⅱ級純水再經過離子交換或電滲析而制成。它主要用于般試劑的配制,普通化學實驗用水及給超純水儀供水。
Ⅰ級超純水:Ⅰ級超純水是指物理純度大于18M-cm的水,習慣稱電阻率為18.2M-cm是Ⅰ級超純水的指標。Ⅰ級超純水一定是由Ⅲ級或Ⅱ級純水經核子級離子交換樹脂再純化而來。它主要用于高精密度的分析實驗和對水純度要求很高的生命科學實驗。
水質的表征參數與國際標準:
表征參數:
1)無機物含量-電阻值/電導率
2)有機物含量-TOC(總有機碳)
3)微生物含量-細菌數顆粒物含量-顆粒數(有粒徑要求,往往指小于0.2um的顆粒剩余數)
實驗室純水及廢水處理系統(tǒng)
水的純化方法及聯(lián)合應用:
實驗室純水可通過以下方法制備,超純水要綜合使用多種技術手段才能完全符合指標。
蒸餾法:蒸餾法是一種傳統(tǒng)的方法,也是常用的將飲用水制造成純水的方法。該方法依據蒸餾的次數分為單蒸、雙蒸和三蒸,水的純度隨蒸餾的次數增加而提高。蒸餾法的有點是方法簡單,制備儀器一次性投資小,缺點是耗能比較大,產水純度有限,產量有限。
過濾法:該方法采用反滲透技術,反滲透(RO)膜通常用于濾除直徑小于1nm的污染物,典型的反滲透方式可以濾掉水中90c的離子污染、大部分有機污染物和幾乎全部微粒污染物。反滲透對分子量小于100道爾頓的非離子污染物的去除能力較低,而隨污染物分子量的增加,RO膜的濾除能力也隨之增加。理論上說,這種方式可以100Vo濾除大于300道爾頓分子量的分子和包括膠體及微生物在內的顆粒,溶解的氣體則無法去除。
反滲透過程中,進水在一定壓力下(通常為415bar,60220psi),從RO膜的進水面以切向流的方式被泵A。RO膜一般是很薄的聚酰胺膜,它在較室的PH值范圍內很穩(wěn)定,但可能會被氫化劑,如市政供水中的氯所破壞。用于進水預處理的微孔深層過濾器和活性炭過濾柱,通常用于保護RO膜不被大型顆粒、重金屬和游離氯破壞。進水量有15V0-25Y0生成反滲透水,截留在膜上游的是濃水,含有大部分鹽、有機物和幾乎全部顆粒。反滲透水量和進水量的體積比叫產水率。
水純化系統(tǒng)中RO膜的性能通常通過測定離子去除率進行監(jiān)控,它是進水和出水電導率的差值除以進水電導率所得的百分比。離子去除率和產水率隨進水水質、進水口壓力、水溫和RO膜的狀態(tài)而定。
由于其出色的純化功效,反滲透是一項對去除絕大部分雜質非常有效益的技術。不過,其產水速度相對較低,所以使用時通常配以儲水箱暫存產成水已備使用或進一步純化。反滲透裝置保護后續(xù)系統(tǒng)免受膠體和有機物的堵塞或污染,其后續(xù)系統(tǒng)通常配備離子交換或電滲析裝置。
1)超濾(UF):分子截留5000道爾頓的連續(xù)過濾方式稱為超濾。其主要用于生物大分子的純化或雜質去除。在超純水儀中此手段主要是為去除超純水中的核酸酶、內毒素等生物大分子,以滿足生物學實驗對超純水的嚴格要求。
2)微濾(MF):孔徑在Olum.5um或8um之間的材料實施的過濾稱為微濾。應用此手段是為了去除純水中的顆粒和微生物體,可以有流路在線型微濾器或出水口微濾器。
3)預濾:孔徑在5-8um以上的材料實施的過濾稱為預濾。此手段主要應用在純水儀器的進水端以去除自來水中的大顆粒雜質。
吸附法:吸附法是指應用活性炭具備的高孔隙率的特點吸附去除部分微生物、游離氯等雜質。
光氧化法:光氧化法利用185nm或,和254nm的紫外線對水中的微生物進行殺滅、氧化分解、從而控制超純水的總有機碳(TOCI水平)。
離子交換法:隨工業(yè)生產水平的不斷提高,離子交換樹脂也在更新?lián)Q代,它可以與其他幾項技術手段結合產生出電滲析這種可在線再生的高于交換方式。
1)經典的離子交換(SDI):一般陰陽離子分別放置在不同的容器內,經過一段時間的使用后基本處于飽和狀態(tài),這時可以進行脫線再生。經過此種手段產生的去離子水的純度大約為1M-cm。
2)核子級樹脂的離子交換:這是目前為止離子交換樹脂產品中高效的一種,純水經過它的處理就可達到18.2M-cm的Ⅰ級超純水。在超純水儀中,將核子級的陰陽離子交換樹脂混合填裝在一個容器內使用,它是一次性的,不可以再生利用。
3)電滲析(EDI):這是一種綜合離子交換、離子選擇性通過膜和電場作用幾個技術而開發(fā)出來的叫做在電場作用下可即時再生的高分子交換方式。電滲析的方法是離子交換法的升級版。
該項技術的優(yōu)點是,理論上沒有消耗性材料但它的特點是一次性投資較大且EDI組件對進水中的重金屬等離子有較高的純度要求,否則極易中毒,在電場作用下,無法再生出活性離子交換樹脂,只好換EDI組件。EDI使用的真正意義在于對認證有強烈要求的制藥廠等企業(yè),可以保證連續(xù)生產。在實驗室領域,采用EDI模塊產水,會導致購買成本的增加,并不是有效率的選擇。作為離子交換,水在離子交換樹脂中的流程越長,交換效果越好。
實驗室純水及廢水處理系統(tǒng)
廢水處理系統(tǒng)
就是利用物理、化學和生物的方法對廢水進行處理,使廢水凈化,減少污染,以至達到廢水回收、復用,充分利用水資源。
按處理程度,廢水處理(主要是城市生活污水和某些工業(yè)廢水)一般可分為三級:
一級處理:
任務是從廢水中去除呈懸浮狀態(tài)的固體污染物。為此,多采用物理處理法。一般經過一級處理后,懸浮固體的去除率為70%~80%,而生化需氧量(BOD)的去除率只有25%~40%左右,廢水的凈化程度不高。
實驗室純水及廢水處理系統(tǒng)實驗室純水及廢水處理系統(tǒng)實驗室純水及廢水處理系統(tǒng)
二級處理:任務是大幅度地去除廢水中的有機污染物,以BOD為例,一般通過二級處理后,廢水中的BOD可去除80%~90%,如城市污染處理后水中的BOD含量可低于30毫升/克。需氧生物處理法的各種處理單元大多能夠達到這種要求。
三級處理:任務是進一步去除二級處理未能去除的污染物,其中包括微生物未能降解的有機物、磷、氮和可溶性無機物。
三級處理是高級處理的同義語,但兩者又不完全一致。三級處理是經二級處理后,為了從廢水中去除某種特定的污染物,如磷、氮等,而補充增加的一項或幾項處理單元;高級處理則往往是以廢水回收、復用為目的,在二級處理后所增設的處理單元或系統(tǒng)。三級處理耗資較大,管理也較復雜。但能充分利用水資源。有少數國家建成了一些污水三級處理廠。
實驗室廢水主要來自各科研單位實驗研究室和高等院校的科研和教學實驗室。實驗室廢水尤其自身的特殊性質,量少,間斷性強,高危害,成分復雜多變。
實驗室純水及廢水處理系統(tǒng)實驗室純水及廢水處理系統(tǒng)實驗室純水及廢水處理系統(tǒng)實驗室純水及廢水處理系統(tǒng)實驗室純水及廢水處理系統(tǒng)
根據廢水中所含主要污染物性質,可以分為實驗室有機和無機廢水兩大類:
無機廢水:主要含有重金屬、重金屬絡合物、酸堿、氰化物、硫化物、鹵素離子以及其他無機離子等。
有機廢水:含有常用的有機溶劑、有機酸、醚類、多氯聯(lián)苯、有機磷化合物、酚類、石油類、油脂類物質。
相比而言,有機廢水比無機廢水污染的范圍更廣,帶來的危害更嚴重。不同的廢水,污染物組成不同,處理方法和程度也不相同。實驗室廢水的處理本著分類收集,就地,及時地原位處理,簡易操作,以廢治廢和降低成本的原則。
實驗室廢水的治理不能等同于工業(yè)廢水處理,而是采用多單元處理流程系統(tǒng)或是有針對性地進行分類處理,盡可能地降低處理難度,使處理費用較低,操作比較簡單。實驗室有機廢水處理方法可以借鑒其他有機廢水的處理。
一般來說有機廢水處理技術主要包括生物法和物化法:
對有機物濃度高,毒性強、水質水量不穩(wěn)定的實驗室廢水,生物法處理效果不佳,而物化法對此類廢水的處理表現出明顯的優(yōu)勢。實驗藥品回收,對實驗室廢棄物進行分類處理及回收循環(huán)再利用,不僅能減小對環(huán)境的污染,而且能減少化學藥品的浪費。對高濃度實驗室有機廢水,將其中的有機溶劑如醇類、脂類、有機酸、酮及醚等回收循環(huán)使用后,再用化學方法處理;對濃度高、毒性大且無法回收的有機廢水,需要進行集中焚燒處理。